新品推荐

激光共聚焦显微实验系统

光学分辨力与衍射极限、宽场显微成像、荧光成像、金相共聚焦

激光共聚焦显微实验系统

♦ 实验介绍

20世纪90年代,M.Gu等学者运用傅里叶光学理论对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,通过严格的数学建模和光学传递函数分析,不仅完整揭示了该技术独特的三维层析成像能力,还定量表征了系统在不同数值孔径、针孔尺寸等参数条件下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。这些理论研究为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(如活细胞三维成像)、材料科学(如表面形貌分析)等领域的精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优化依据。

现代共聚焦显微技术已发展出多种变体,包括转盘共聚焦、双光子共聚焦等,持续推动着微观世界观测能力的边界。

激光共聚焦实验系统实物图

♦ 知识点

光学分辨力与衍射极限、宽场显微成像、荧光成像、金相共聚焦

♦ 涉及课程

几何光学、物理光学、机器视觉

♦ 实验内容

• 了解激光扫描共聚焦系统的基本原理

• 搭建激光扫描共聚焦系统

• 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成像的方法对不同样品进行测量

• 观察不同针孔大小荧光成像的效果区别

• 利用三维层切成像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量

• 利用金相共聚焦系统对样品进行测量

♦ 实验光路图

♦ 实验效果

1um颗粒图像 梨果实 菠菜根横切荧光图像

宽场荧光显微成像效果实拍图

1um颗粒图像 梨果实 菠菜根横切荧光图像

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效果实拍图

1.2AU 1.6AU 2AU

不同针孔大小的荧光显微成像效果实拍图

三维层切(左)与金相三维层切(右)

♦ 技术指标

• 主要光学器件:LED光源架、分光棱镜架、45度反射镜架等;器件可沿框架同光轴移动;结构稳定,中心偏差≤1%。

• 激光器组件:488nm,单模光纤输出,FC/APC接口。

• LED光源组件:波长λ=470nm,功率P≥1.6W,带控制器,亮度可调,含固定装置。

• 平移台组件:X、Y二维移动行程25mm,系统分辨率1um,最小读数10um,65mm台面;Z向移动行程25mm,65mm台面,系统分辨率1um,滚珠丝杠传动。

• 分光镜组件:宽带偏振分光棱镜,K9材料,波长范围420nm-680nm,Tp/Ts>1000:1,斜面镀分光膜,带夹持器件。

• 反射镜组件:保护银反射镜,Φ1=25.4mm、Φ2=50.8mm,可见光平均反射率≥95%,带45°可调俯仰镜架。

• 收集透镜组件:双胶合透镜,镀可见光增透膜,直径Φ=25.4mm,焦距f=125mm,带夹持器件。

• 辅助透镜组件:双胶合透镜,镀可见光增透膜,直径Φ=12.7mm,焦距f=15mm,带夹持器件。

• 扫描透镜组件:直径Φ=35mm,焦距=70mm。

• 显微物镜组件:放大倍数20倍(可选配其他倍率及数值孔径)。

• 振镜组件:双振镜,正交式。

• 场镜组件:焦距f=200mm。

• 电动小孔组件:0-3AU可调。

• 电动升降台组件:行程±10mm,步进50nm。

• 数字摄像机组件:630万像素,靶面尺寸1/1.8″,灵敏度1.6v@550nm/Lux/s,帧率30帧/秒,分辨率3072*2048,带夹持器件。

• 不锈钢杆组件:Φ=6mm,L1=10mm,L2=25mm,L3=50mm,L4=100mm,L5=150mm,L6=300mm,螺纹副为阴-阴。

• 支撑组件:同轴系统专用支撑座,可固定两根或四根直径6mm高精度不锈钢杆,并可紧固在固定板上。

• 固定板组件:尺寸600*450mm、100*200mm,M6螺纹孔,孔间距25*25mm,表面发黑处理。

• 光学元件:BK7 A级精密退火材料,焦距±2%,直径-0.2mm,中心偏差3′,光圈1-5;局部误差0.2-0.5,面粗糙度60/40(Scratch/Dig),氟化镁增透膜镀膜,有效孔径90%。

♦系统部分组件

GCC-4141系列二向色分光平片 GCC-203系列带通滤光片 GCM-T系列精密平移台 GCM-V系列精密侧升降台

    

产品咨询